1. 尊龙凯时

    技术交流

    初春季节鸡传染性鼻炎多易发

    发布时间:

    2019-04-25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眼、鼻腔、眶下窦发炎,面部肿胀,流水样鼻液。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常与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混感。育成鸡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鸡产蛋率下降10-40%,经济损失大。     

    流行特点

    1. 本病自然宿主是鸡,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但日龄越大,易感性越强。主要发生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产蛋鸡发病率高、症状典型且严重。雏鸡易感性差,临床上很少发病。

    2. 感染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在感染鸡的鼻腔和眶下窦粘膜中生长繁殖,并随鼻液排出,污染环境。健康鸡可通过呼入含有病菌的飞沫及尘埃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采食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3.本病以秋冬、春初时节多发。潜伏期短,传播快。鸡群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通风不良,维生素A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4.本病发病率高且极易复发。一般前期死亡率低,后期死淘率高。少数菌株毒力强,在发病期也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常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支原体混合感染。

    临床症状

    1.本病的潜伏期为1-4天。传播迅速,3-5天可波及全群。病鸡最初的症状是发热、食欲减退,流稀薄鼻汁。发病2-3天后,鼻汁粘度增加,在鼻孔形成黄色结痂,出现呼噜声和奇怪的咳声,常有甩头动作。部分鸡头插在翅膀下,精神萎靡不振。

    2.发病1-3天后,出现以眼下部为中心的颜面发生浮肿并流泪的症状。颜面的浮肿,大多为一侧性。

    3.发病3-5天后有少数病鸡肉垂、下颌肿胀。个别鸡冠出现水肿。产蛋鸡产蛋下降,一般下降幅度为5-30%。病鸡出现下痢,排绿色粪便。消瘦,掉毛。当与慢呼、大肠杆菌等混感后还会出现较高的死亡。

    解剖学变化

    1.鼻腔及眶下窦充满水样至灰白色粘稠性分泌物或黄色干酪物。粘膜发红、水肿。下颌及肉髯切开后有黄白色干酪物或胶胨样物。

    2.产蛋鸡发病时卵泡变形。

    防治措施

    1.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季节变化时,特别是秋冬、春初,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还要确保鸡舍内良好的通风换气。

    2.作好免疫接种,提高鸡群的特异性抵抗力。建议在10周龄左右防鼻炎疫苗。

    治疗措施

    治疗应本着“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四早原则。

    1.产蛋鸡可选用无药残,水溶性好的药物。

    2.个别严重病鸡,可用链霉素注射,根据体重大小注射5-10万单位/只。注意,鸡对链霉素较敏感,注射过量易引起中毒而死亡。

    3.鼻炎易复发,间隔3-5天,重复一个疗程。鼻炎易继发或并发慢呼,所以在治疗鼻炎的同时添加预防慢呼的药物。


    更多内容


    A

    2024年尊龙凯时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尊龙凯时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